原料药研发流程简述
发布时间: 2021年04月19日 11:41:25

一、立项

  根据目标产品市场及同类竞争产品市场的销售数据、临床试验结果及技术难度进行项目评估立项。

二、文献调研

  药品种类、原研厂家以及具体情况、专利情况、质量标准

  专利:中国专利局、美国专利商标局、欧洲专利局、日本专利局、印度专利局,有效规避专利、同时获得技术信息。

  质量标准:原研及已上市厂家标准、药典(ep5.0、ep6.0、ep6.6、usp32、bp2009)。

  晶型:api的晶型问题。

  从文献以及专利中,得到一至两条方法合理的合成路线

  市场调研:原料药的价格(有批件和无批件的)、关键物料以及特殊试剂的市场价格

  所需时间:0.5-1月

三、工艺路线的筛选与确定

  1、合成路线筛选

  对各条合成路线进行试验考察,说明每一条线路在合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,分析不同方法的反应机理以及可能出现的杂质。

  2、产品结构确定

  至少要有1h-nmr与质谱来证明合成出来的产品确实与api结构相同(纯度不低于95%)。

  3、中控以及api分析方法(hplc、tlc等)的摸索

  提供1g以上的api,各步反应液供分析方法的摸索。

  4、工艺路线确定

  通过对合成路线的筛选,最终确定(或暂定)准备开发的工艺路线,以进行下一步的工艺优化工作。

  所需时间:1-1.5月

四、反应参数的优化

  反应机理:主反应机理,副反应机理

  影响因素:溶剂类型、溶剂用量、温度、ph、物料配比、加料方式、反应时间、是否无水无氧等。

  影响因素选择依据:杂志控制以及收率。

  突出关键影响因素与关键控制点,说明每一个工艺参数对反应的影响。

五、中间体以及粗品的纯化

  后处理:

  优化每一步反应的后处理条件,只能采取洗涤、萃取、结晶等工业上可行的方法。列出可行的后处理方法(洗涤、萃取、结晶等),进行对比,选择操作简便、收率高、纯度好的后处理方法。

  中间体的纯化:

  首先判断中间体是否需要进行纯化,说明理由,选择方法。

  粗品的纯化:

  1、洗涤:洗涤次数、洗涤终点的判断、洗涤溶剂的用量等。

  2、萃取:萃取溶剂的选择、溶剂的用量,萃取的次数等。

  3、结晶(注意晶型):结晶溶剂的选择、结晶的方式,结晶条件的优化。

  每一步反应条件以及后处理条件初步确定后,在继续优化后续反应以及后处理的同时,可以对暂确定的反应进行小试的逐级放大,至少至百克级。

  在所有小试工艺及后处理初步确定后,进行三批百克级的小试试验,以确定小试条件的稳定性,以便进行再放大和公斤级试验。

  提供api50g以上、纯度99%以上、单杂小于0.5%,每一步中间体20g以上、纯度大于95%。

  (四+五)所需时间:3-5月

六、api的结构确证

  结合api的分子结构、文献等情况,给出结构确证的方法与方案,说明这些方法的测试目的。至少要包含以下测试内容:高分辨质谱(或元素分析)、红外光谱、核磁共振氢谱、核磁共振碳谱、dept碳谱、h-hcosy、c-hcosy,其余的热分析、xrd、旋光度、圆二色谱等依据情况而定。用于原子量和分子量的测定、同位素分析、定性或定量的分析

  手性药物的结构确证:xrsd、nmr、cd、ord、noesy或noe谱

  晶型测定方法:xrpd、ir、熔点、热分析、光学显微镜等。

  结晶水或结晶溶剂的分析:热重、差热分析、干燥失重、水分测定、xrsd等

  金属原子以及f、p等元素的测定:原子发射光谱(aes)、原子吸收光谱(aas),aes用于金属元素的定性研究、aas用于金属元素的定量研究。

  综合解析:将各谱图和数据之间有机的联系,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相互佐证。

七、杂质研究

  1、杂质列举

  1.1、溶剂残留

  列举一些不常见、高毒性、基因毒性的溶剂,说明来源。

  1.2、无机杂质

  主要列举一些特别的、高毒性的无机杂质,如砷盐、硫化物、亚硫酸氢盐、qing化物等,说明它们产生的原理,一般的氯化物、硫酸盐就没有必要列举了。

  1.3、有机杂质

  列举反应过程、中间体、成品中的所有杂质,说明这些杂质的鉴定方法和它们产生的机理。

  2、杂质的影响因素以及控制方法

  2.1、溶剂残留

  特别针对那些不常见、高毒性、基因毒性的溶剂,要给出数据证明溶剂残留的控制方法,如:洗涤次数、洗涤时间、干燥温度、干燥时间、干燥时真空度等。

  2.2、无机杂质

  特别针对那些不常见、高毒性无机盐,要给出数据证明它们控制方法。

  2.3、有机杂质

  2.3.1、各步反应过程、中间体中的杂质控制

  详细、完整地说明最后一步反应之前所有合成步骤、中间体的杂质影响因素,并说明它们控制方法,最好以图线、表格等直观方式给出,后处理前后的杂质变化要特别说明清楚。

  2.3.2、粗产品中的杂质控制

  2.3.3、api精制品中有关物质的控制

  3、有关物质的合成、分离、纯化

  获得有关物质的方法:合成、柱层析、制备tlc、制备hplc等。提供量不少于0.1g,若需定已知杂质,最好纯度不得低于99%,最大其他单个物质不得大于0.5%。

  4、杂质的结构确证(见api的结构确证)

  所需时间:1-1.5月

八、晶型研究

  1、晶型相关的文献综述

  完整、详细介绍文献、专利中与晶型相关的内容,包括晶型种类、晶型的鉴别方法、晶型制备方法。

  2、晶型选择依据

  详细介绍被仿产品的晶型以及有关晶型的测试数据,自主开发产品晶型的选择以及理由。

  3、晶型的控制

  结晶条件的选择:结晶溶剂种类、溶剂用量、结晶温度、结晶时间等。

  4、晶型测定方法

  外观、熔点、红外光谱、tga、dsc、xrd粉末衍射、x-单晶衍射、光学显微镜等。

  所需时间:1-1.5月

九、工艺放大

  所需时间:1-2月

十、公斤级试验以及中试

  进行公斤级试验,由杂质、产率的变化进行参数调整,以确定是否需要补充一些小试试验的数据,直至得到三批稳定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产品。

  此时需制定出更为详细的工艺放大实验报告。

  所需时间:1-2月

十一、资料撰写

  将以上所有数据进行收集整理,对申报资料原料药药学部分进行撰写,依照ctd要求。